许斌:两会释放的这些政策信号,与你息息相关!
中国正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而2017年是这个历史过渡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恰好在这个关键年份,全球政治格局充满不确定性,多数国家的经济踟蹰不前。在此彷徨之际,中国又一次成为全世界目光的聚焦点。在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9%,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当前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今年的两会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召开,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民生。那么今年的两会的主基调是什么?主基调下制定的政策会对普通百姓又有何影响?且听中欧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细细道来。
四分钟看懂2017年两会与老百姓的生活有和干系?
许斌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文字版>
中国经济增长正处在从重速度向重质量艰难转型的阶段。过去几年,虽然供给侧改革有了起步,但尚未有全面和深入的突破。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给出了明确的信号:政策的第一重点是深入推动供给侧改革,而需求侧政策将真正退居第二,只是为供给侧改革保驾护航。这不仅是今年两会的主基调,也将是未来五年的主基调。
在宏观经济上,需求侧刺激的积弊促使政府出台了“三去”政策,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目前看来,“三去”中做得最差的是“去杠杆”。可以预见,今年的货币政策应该是中性偏紧的,因此,利率会提高一些,流动性会减少一些,这对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性增长,乃至消费品的通货膨胀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这个背景下,估计今年房价将保持稳定,股市则可能稳中有进,这也是大多数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结果。
在“去杠杆”中,降低企业的高负债率是重中之重。目前中国非金融企业的负债率已高达169%,居全球之首。中国企业亟待“排毒”,政府应会通过相对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债转股“等手段,来降低企业负债率,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负债率。这个过程会十分痛苦,但若是体内毒素不除,将会危及中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去“的同时,还要”两防“。一是防止高杠杆率带来的债务风险,二是防止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风险。
从2014年开始,受人民币贬值预期的驱动,资本外流快速增加。所幸从今年头两个月来看,对于人民币跳贬的恐慌心态已经退潮。目前全球政治经济的变化对中国是有利的。第一,特朗普政府会强化贸易保护,这对中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对外经贸关系是有利的;特朗普政府会出台一系列旨在恢复美国经济的政策,例如降税和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带来的美国经济增长有利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和投资,甚至可能促成中国基础设施部门对美投资的增长。第二,由于特朗普政府倾向推动弱势美元,这会抵消由美联储加息带来的美元上涨的势头;同时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使美国的加息前景变得不明朗,因而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趋势可能得到缓冲,这为中国政府“防风险“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从人均GDP的走势看,中国大概还需要十五年的时间才能成长为高收入国家。如果以五年为一个阶段,那么未来五年就是这个成长期的第一阶段,或者说是青少年时期。
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就是打根基、养习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供给侧改革,可以为将来打下扎实的根基,存储足够的红利。作为这个青少年成长期的开局之年,今年的两会所传递的信息是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的地位,进一步改革国有企业为之注入活力,进一步发展新经济,尤其是对互联网相关经济加大支持力度。此外,我们期待两会能向国内外清晰传递中国政府未来几年的政策路径,由此建立从“重速度”转变为“重质量”的明确的政策预期。
那么两会和百姓生活有何干系?对普通百姓而言,今年的两会传递出两个重要的信号:
第一, 不要把自己的财富增长寄托在资产价格泡沫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需求侧刺激走过了头,对老百姓造成了误导,使得老百姓认为只有炒房炒股炒汇才会致富,现在必须转变这个思路,因为政府的政策方向变了,所以投资房产股票外汇千万要谨慎,不要去做“接盘侠”。
第二, 国家政策将向实体经济倾斜,将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支持。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是将希望寄托在幻想“快速致富“的投机手法上,还是踏踏实实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值得年轻一代好好思考。
总而言之,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应该多看中长期,少看短期;多一些实实在在的健康发展的理念和做法,少一些投机取巧、趋虚避实的行为,这是我们对今年两会传递出的信号的解读。
《宏观经济学》是分析经济整体运行的一个经济学领域。中欧FMBA的《宏观经济学》由在中欧极受欢迎的许斌教授主讲。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每天被千奇百态的社会现象、浩如星辰的信息、不同立场的观点所包围。如何解读这些现象?如何抽丝剥茧厘清头绪?如何鉴别观点背后的逻辑?在许斌教授的《宏观经济学》课上,他将看似枯燥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经济运行乃至个人生活相结合,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国家大事,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层层逻辑推理,用于解读社会和企业的各种现象。
课程内容
•如何解读主要的宏观经济数据?
•如何运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经济波动,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要性?
•如何分析开放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和汇率制度选择?
•如何解读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背后的决定因素?
学生收获
•对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概念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运用宏观经济学的逻辑来分析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
•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和事实来为分析提供支持
•深层次理解宏观经济对企业经营所产生影响
激情加推理是许斌教授教学成功的最大原因。他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领学生走出迷雾,置身于澄明天空之下。而对于学生们来说,四天的课程只是开始,对于经济学未知领域的自我探索从走出教室那一刻启程。知识是额头上的灯,逻辑推理是手中的笔,未来的路上,学着做自己的向导,在迷图上画出自己前行的路线。
葛新萍,FMBA2016级,汇丰银行上海分行信贷评估助理副总监
许教授的这门课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有两方面:首先我了解了目前政府调控经济常用的工具和方法;出现什么样的经济现象该采用什么工具;工具之间如何配合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其次了解了各国之间是如何通过汇率、贸易来影响各国国内的经济活动。许教授在课堂上深入地分析了日本“丢失的二十年”、美国09年次贷危机和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通过许教授的宏观经济学,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大环境,每当一件新闻发生的时候,我不再是盲目地搜寻网络专家给予的评价,而是学会自己来分析。眼下两会召开,我对于总理政府报告的理解与以往明显不同,更加明白我国当前的瓶颈所在,也更加了解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对于未来的影响。这非常有利于我判断每个客户所在的行业前景,从大方向上把握客户的信贷风险。其次,我更清楚地掌握了主要经济市场相互联动的关系。以往虽然经常关心股市、债市、汇率、能源价格波动,但都是事后被动地采取补救。听完课后,当我获得某个市场的新闻,就能很快推理出该事件的后续连锁反映,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我对于新闻事件的反应大大地快于同业,极有利于保护我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王云磬,FMBA2016级,千骥资本副总经理
许斌教授充满激情的教学及在黑板上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即兴推理令我印象深刻。即便我已经处于一个相对抗风险的大健康行业,过去几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M2的大幅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项大幅增加等,仍然对我们基金融投管退的各方面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预期各国政府政策及经济的走势,进而做好规划,未雨绸缪。
“一定不要在事业成功后才想到家庭!”许斌教授经常在课堂中穿插其个人对于女儿教育的案例,一位对社会与家庭有同样重大贡献的人是何等智慧,又何等令人向往。回想过去大学毕业至今的十年,自己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了工作和学习中,而对父母、妻子、孩子已亏欠太多。许教授的这堂《宏观经济学》不仅帮助我打开了经济学之门,更让我以宽广的视角思索未来的人生之路。